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民勤:“授人以渔” 激活新动能

25-03-25 09:25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编辑:张慧雅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聂兵远 富承璘

  从田间地头的“土专家”到电商直播间的“新农人”,从传统手工艺的“守艺人”到现代农业的“创新者”……越来越多的民勤群众通过技能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走上了创业致富的康庄大道。民勤县用“授人以渔”的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过去种地靠经验,现在种地靠技术!”大坝镇人参果种植户甄作龙感慨道。去年,他参加了县里组织的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班,系统学习了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和绿色种植技术,不仅将自家人参果亩产提高了30%,还注册了商标,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卖到了全国。

  民勤县紧扣本地产业特色和群众需求,推出“订单式”技能培训模式,围绕蜜瓜、茴香、羊肉、人参果等特色农业,开设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深加工课程;针对文旅产业需求,开展乡村旅游管理、非遗手工艺传承培训;顺应数字化趋势,增设电商运营、直播带货等“新技能”课程。仅2024年,全县就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00余场次,覆盖群众超3000人次。

  “培训结束后,我才发现创业路上还有这么多‘护航人’!”90后返乡青年王丽娟说,她在参加完县电子商务培训后,创办了“沙乡巧娘”手工艺品网店,县人社局不仅为她提供了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还安排导师全程指导店铺运营。如今,她的团队已带动20多名妇女居家就业。

  民勤县构建“培训+孵化+服务”全链条创业支持体系,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贴息贷款,建成县级创业孵化平台,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法律援助等服务,定期举办创业大赛和产品展销会,帮助创业者对接市场资源。

  在民勤县乡村记忆博物馆的非遗工坊内,薛百镇村民赵海霞正用芨芨草编织精美的草编画。“以前这手艺只能编筐编席,现在培训班教会我们设计文创产品,一个草编挂件能卖到50元!”依托技能培训,民勤县将草编、剪纸、骆驼客文化等非遗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开发出近百种文创产品。

  与此同时,数字化技能培训催生了新业态。苏武镇“新农人”马述斐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民勤蜜瓜,单日最高订单量突破10000单;东湖镇返乡大学生聂成元组建“智慧农业服务队”,用无人机植保、物联网监测等技术承包了全县3万亩农田的托管服务……技能培训的“种子”,正在民勤大地上结出“三产融合”的硕果。

  “我们将聚焦‘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深化‘技能培训+产业升级+品牌建设’模式,让更多群众从‘靠力气吃饭’转向‘靠技术致富’,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梯队’。”民勤县人社局负责人赵彦军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