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移民乡镇里的“春天”
来到玉门市独山子东乡族乡,眼前是一条条平整的水泥硬化路,一盏盏路灯整齐地矗立在道路两旁,源泉村的王艾一布一家于2005年来到玉门,谈起初到时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他仍然记忆犹新。
“来的时候庄稼也不行,以打工为生,那个时候比较困难。”玉门市独山子东乡族乡源泉村三组村民王艾一布说
条件的艰苦并没有打败王艾一布一家。他充分发挥东乡族群众擅长养羊的优势,在政府的帮扶下调引了羊只。这一养,就停不下来了。
聊起自己的牛、羊,王艾一布眼里都是自豪与欣喜。迫不及待地领我们去看他新搭建的牛棚。
玉门市独山子乡源泉村三组村民王艾一布说:“这里有25头牛,这个是去年我建下的。还有政策补助,一头牛给补助了3000块钱。一年下来就收入八万到九万吧。”
养殖产业发展得蒸蒸日上,儿子也开起了饭馆,家里的生活越过越有奔头,王艾一布对未来的生活憧憬满满。
玉门市独山子乡源泉村三组村民王艾一布说:“新房子也有了,车也买了,家里情况也好一点了。最大的希望是我们的牛圈再修好一点,羊多养一些,日子过好一点。”
日子好了,精神生活自然丰富起来。在玉门市六墩镇,一场村民自编自演的“村晚”精彩上演。歌舞、拔河、书写对联,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参加。
“我就是从这里出生,这里学习走出去的孩子,想让外面的文化也走进来,也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玉门市六墩镇安康村村民龙鹏强说。
村晚上,移民群众还为大家表演了来自家乡的陇南特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山戏。
“我们陇南的特色表演就是高山戏,很有意思,大家都很开心。”玉门市六墩镇安康村村民龙晶燕说。
玉门市六墩镇安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生说:“我们组织了好多具有特色的体育活动,比如拔河,打乒乓球,还有象棋,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曾经的戈壁盐碱地,已成为移民百姓的“聚宝盆”,昔日荒滩已被绿树成荫的林地、阡陌纵横的田地、白墙青瓦的住房、高耸街头的路灯所覆盖,告别贫困,迎来富足,移民乡群众的“春天”已经到来,美好新生活已经开启。
通讯员 魏丹丹 何明洋 李顺荣
相关新闻
- 2025-02-19新春走基层|高台:春耕“粮草”足 农民“备战”稳
- 2025-02-19临泽:乘科技春风 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
- 2025-02-19新春走基层|灵台:紧锣密鼓备春耕 奏响田畴奋进曲
- 2025-02-18甘肃省明确2025年粮食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