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逐绿向兴绘新景
成县青泥河湿地公园 陈争强/摄
成州大地披新翠,青泥河畔满目新,鸡峰山下绿意浓,水泥厂里风景如画……走进冬日里的成县,蓝天白云与清水绿山交相辉映,风景秀美如画,处处展现着蓬勃生机,涌动着绿色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成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提速新兴产业绿色发展,努力推动传统产业发展提档升级,从矿山整治到湿地保护,从绿色工厂到特色产业园区,从生态养殖到智慧农业不断推动当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让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一步步转化为发展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可持续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走进成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厂区,放眼所见,四处绿植葱葱、草坪青青、凉亭幽径、喷泉层叠,仿佛进入了森林公园,每到一处,都会遇见不一样的风景,设备、厂房隐在一层一层的花草树木之中,成为花园中亮丽的景观。
作为甘肃省首家同时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矿山”的水泥企业,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坚持走整合资源、深度开发、综合利用、低碳环保的绿色生产之路,开启了水泥传统产业向绿色环保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走出了一条绿色、和谐、安全、环保、高效、智能化的发展之路,彻底转变了大家“水泥企业高污染、脏乱差”的传统观念。
“我们投资建成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水泥窑磨智能操作、智慧化矿山、能源智能管理、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等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可视化窗口管理和远程动态操控,实现关键环节精准控制和全方位全覆盖实时监测,提高了主机运行效率,降低了各类能源消耗,有效推动提质、创新、降本、增效工作结出了‘实果’。”成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中农说。
成县陈院鱼菜共生绿色循环生产基地 刘建军/摄
绿色是成县最大的底色,也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科技赋能正不断催生发展新优势、新动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为县域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让这座千年古县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焕发出了新活力。
彩色的健身步道、蜿蜒的滨水栈道、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成群嬉戏的水鸟……走在新建成的青泥河湿地公园,和谐的生态美景让人俨然忘记了寒意,成为冬日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们通过完善提升莲湖公园、东河公园景观,打造青泥河湿地公园,见缝布景城区主干道绿廊、街心绿地、口袋公园等景观小品20余处,累计建设城区绿地425.9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3.75公顷,人均13.03平米,全方位提升了县城发展的绿化品位。”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赵小林说。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成县采取综合治理建绿、道路扩建增绿、旧城改造补绿、居住小区配绿等多种措施,坚持景点街道绿化上档次、庭院绿化上水平、公共绿地上规模,点、线、面结合,乔灌花草搭配,将城市的街头绿地、花园广场装扮得多姿多彩,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基本形成山青水绿城美的生态格局,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每天早晚都会来河边走走,看河中水鸟戏水,看夕阳西下,青泥河公园里的美景,会让人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幸福。”成县市民周远说。
环境优美的成县滨河公园 陈争强/摄
在成县,生态的向好发展不仅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而且还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让群众通过生态产业发展实现了稳定的增收,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成县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金属新材料、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撑,植物提取、现代中药、大数据产业为引领,酒类酿造为主体的“3+3+1”工业产业体系,产业绿色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绿色生态成为成县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通讯员 刘建军
相关新闻
- 2024-12-13玉门:执“绿”为笔描绘美丽新画卷
- 2024-12-13西和:就业车间托起群众“致富梦”
- 2024-12-13景泰:大棚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2024-12-13天祝:冬日花卉大棚“春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