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甘肃农垦饮马农场发展现代农业掠影

24-07-19 08:37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沈文刚

  饮马农场盛开的油葵。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完代可

  饮马农场茴香收割现场。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完代可

  工作人员查看智慧农业监测设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海晓宁

  沿着河西走廊西行,穿过瀚海戈壁,来到甘肃农垦饮马农场。饮马农场北临马鬃山,东南接壤玉门市,西连瓜州县,祁连山冰雪融水奔流在四通八达的渠道里,滋润着饮马农场广袤的大条田。

  正值盛夏,田野里缤纷多彩。黄澄澄的小麦在清风吹拂下,波浪滚滚;金灿灿的油葵、食葵等油料作物陆续进入盛花期,怒放“笑脸”,明艳欲滴;绿油油的苜蓿、燕麦等牧草,一碧万顷,秀美壮观;春黄菊、茴香等香料作物盛开着细碎小花,如一只只彩蝶飞舞田间……

  饮马农场立足区位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挥科技引领“示范区”先锋,建设智慧农业园区;坚守国有农场“国家队”使命,保障粮食安全挑大梁;勇扛现代农业“排头兵”作用,组建团队实施统一经营,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各类农产品畅销国内外。

  智慧农场“慧”种田

  来到饮马农场智慧农业园区的一隅,千亩大条田里,西葫芦绿意盎然,舒展着宽大浓密的叶子,叶片下“藏”着一颗颗饱满的果实。地头,安装着微型气象站、太阳能电组和机井房水管等设备;田埂上,一根根灌溉电磁阀桩笔直林立,每隔70米有1根;田地里,设有田间墒情养分传感器及滴灌设施等。

  “这里的6000亩智慧农业园,由11块大条田组成,一共安装了580个电磁阀。田间的气候及水肥信息可通过无线局域网传送到农场办公区域的智慧农业系统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分析判断,将控制信号发送到网关,再由网关分别向机井首部系统和田间电磁阀发送信号,机井首部变频控制器根据需求自动调节灌溉时间和水量,施肥机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和土壤养分状况,实现了智能化灌溉和精准化的施肥。”农场分管领导赵富强说。

  饮马农场水电公司工作人员姜安宗点击手机APP智能化滴灌系统,滴灌带发出“汩汩”水流声,细密的小水珠从滴灌带渗出来,滋润着西葫芦的根茎,促其果实生长壮大。他说,“以前灌溉作物凭的是‘体力’,要从这块地跑到那块田手动开关水闸,由于距离远、战线长,往往造成这块地浇水太多,而那块田还在喊渴,如今智慧农业凭借‘智力’,做到了给农作物供水供肥的‘浅浇勤灌、少食多餐’,保证作物吃饱喝足不浪费,缺什么补什么”。

  驱车来到饮马农场办公区域的智慧农业系统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点击鼠标,智慧农业大屏全面显示6000亩智慧农业园区景象。大屏界面主页面有各类导航模块、设备分类模块、报警模块、自动控制模块、云组态、近期操作记录模块和用户信息模块。

  饮马农场党委书记、经理张佐亮介绍:“控制中心的高清监控录像系统覆盖智慧农业园区田间机井房内和重要设施,可以实时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和监测作物长势,可视化结合数据模块汇集了整个园区的各类监测数据,为田间的科学管理提供大数据决策,实现了墒情、虫情、苗情、气象‘四情’监测,为农业智能化、数字化、精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悉,饮马农场从2023年开始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园区6000亩,今年主要种植作物以食葵和南瓜子为主,精量播种、北斗导航、无人飞防、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等技术在园区广泛应用,使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率达到95%以上,节水率70%以上,肥料用量降低20%左右。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种植作物区域化,耕种管收机械化、配方施肥精准化、农业灌溉智能化”的“四化”目标。计划五年内,将在四个分场打造万亩智慧农业示范区,助推甘肃农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勇扛粮食安全责任

  饮马农场的小麦田,已由青黄渐次变得金黄,一株株小麦在清风中摇晃着沉重的脑袋,即将成熟。

  “这是3月中旬种植的‘宁春4号’春小麦品种,4月份气温高,小麦生育期比往年提前了,现在是小麦灌浆期,我们密切监测田间,做好防治瓢虫、蚜虫等病虫害防治,预计7月20日左右就能开镰收割了。”饮马农场科技中心主任王兴宏望着即将丰收的小麦,满眼喜悦地说。

  科技兴,仓廪实。饮马农场落实粮食高效增产新技术,去年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浅埋滴灌小麦6130多亩,亩均产小麦400多公斤,亩收入1100多元,亩纯利润300元左右。今年继续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模化种植小麦3500亩,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油葵是西北地区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油葵的亚油酸含量是所有油料作物之中含量最高的。来到饮马农场三分场,千亩连片的油葵像一片金色海洋,一株株“向日葵”盛开花盘,宛如明晃晃的“小太阳”。

  “这片土地以前是盐碱滩,连草都不长,更种不成庄稼了。”三分场场长乔双龙说,“去年我们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契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改良盐碱地,拉运来熟土和农家肥,又拉来沙子混拌其中,提高了土壤透气性,试种了耐盐碱作物油葵,亩产350公斤,去年油葵市场价格高,1公斤市场价8元左右。这极大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今年三分场种植油葵1500亩。”

  油葵不仅耐盐碱,而且生长期短,大约100天,产量高,亩产两三百公斤油葵籽,8月中旬即将收割。饮马农场今年种植油葵达6887亩。

  三分场农业技术人员徐磊补充说,农场近年来围绕“建设大条田、装备大农机、培育大产业、推进水肥一体化”的“三大一化”目标,从平整土地到耕地播种、从田间管理到后期收割都是机械化,最近采取无人机飞防,进行病虫害群防群治,提高了生产效率。

  发展高产高效农业

  饮马农场的田野上,一片片绿莹莹的紫花苜蓿随风摇曳。农场今年种植的2.53万亩苜蓿生长旺盛,主要有加拿大阿蒂娜、美国WJ363HK、金皇后、法园良种2号和国产耐盐紫星等优良品种。

  但见地里的苜蓿有高有低、呈波浪状。“你瞧,我们农场进行植株高低搭配,将个头较高的WJ363HK苜蓿与个头低的阿蒂娜间作套种,当苜蓿大面积开花时,能充分享受阳光,提高苜蓿牧草的粗蛋白含量。”赵富强说着算了一笔账:今年6月10日到20日,头茬苜蓿成熟,19台大型机械抢赶时间,一个多星期就收割结束,保障了粗蛋白含量高达20%以上;目前第二茬苜蓿只有40厘米高,长到7月下旬80厘米左右即可收割;第三茬苜蓿到9月中下旬时收割。1亩苜蓿收割3茬、可产900公斤至1吨干草,按照目前市场价1吨干草1600至1800元计算,收益可观。

  由于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较高,成为下游奶牛养殖企业的营养型饲料。饮马农场已与中粮集团签订长期供销合作协议,同时将优质苜蓿牧草销售到周边嘉峪关市的祁牧乳业,远销到安徽的现代牧业、宁夏的金河乳业和夏进乳业等乳品企业。

  紫花苜蓿根系发达,根瘤菌可固氮改良盐碱地。改良后的耕地可换茬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在一方春黄菊制种田里,盛开着黄色的小花朵。“春黄菊春天时的嫩叶在当地叫‘门帘菜’可食用,我们主要用来制种,秋季留籽收种子,1亩地收益2000多元,效益较好。”赵富强说。

  据悉,饮马农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瓜(食葵、南瓜子)、果(枸杞)、草(苜蓿、青贮玉米、燕麦)、香(茴香、孜然)、粮(小麦)”为主导产业体系,今年各类产业种植面积6.82万亩。

  饮马农场通过土地统一经营,实现了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种植;通过农产品统一经营,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价格低等问题;通过农资统一保障供应,实现了订单种植垫付生产资料、无息赊欠、农资统购统销全覆盖;通过组建9个项目化团队,进行“公司+团队”管理,高效优势“拳头”农产品畅销国内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