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兰州新区:以改革优环境促发展惠民生

24-07-15 08:57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沈文刚

  兰州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新城。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丁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魏晓倩

  在全国率先推行“独任审核”,在全省率先推出“蓝图管控+区域评估+标准地+代办服务”,出台全国首例《金融支持环境风险治理体系建设措施》,搭建全省首家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绿金通”……近年来,兰州新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部署,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向改革最关键处发力、向最核心处突破,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走深走实,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如今,一批批改革成果不断涌现,一项项务实举措落地生根,一件件为民实事惠及百姓,兰州新区,这座极具人口吸引力、产业集聚力、发展辐射力的现代希望新城,正在拔节生长。

  以改革之力优环境促发展

  30分钟——这是兰州新区开办一家企业的时间;

  1小时——这是兰州新区企业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的时间;

  24小时——这是兰州新区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自助区的工作时间。

  兰州新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主动对标国内标杆城市,瞄准争先进位着力点,聚力攻坚突破,多项改革措施走在了全省前列:全省首个知识产权服务专区在兰州新区揭牌运行,实现商标业务、快速预审申请受理、科技成果登记、众创空间推荐等业务“一窗受理”,商标注册变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资助申报等事项“全程网办”;出台全省市州首个《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试行)》,从准入准营、减轻成本、金融帮扶、服务供给、强化监管等6个方面提出34条措施,为个体工商户“量身定制”一批纾困解难举措;首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超市、便利店、药店、小型餐饮、饭店等行业作为试点,颁发全省首张个体工商户“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证;积极探索市场监管领域柔性监管新方式,率先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出台首个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

  如今,“新区办事效率很高”已成了诸多企业家们的共识,“领导上心、部门齐心、干部贴心、企业安心、群众舒心”的“新事心办”服务品牌更加鲜亮。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制度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被激活。近年来,兰州新区市场主体年均增长20%以上,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建设第三方测评保持全省第一。

  “兰州新区已3次荣获‘中国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4次获评‘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新区’。”兰州新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兰州新区将继续坚持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导向,推动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标改革,进一步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努力提升群众和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

  以改革之力促创新聚动能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发布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公示名单,兰州新区成功入选,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这是兰州新区以落实强科技、强工业行动为牵引,发挥“先行先试”功能优势,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互促,着力打造西部创新高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改革之力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产业发展“最大增量”的又一张“成绩单”。

  超高温钍基熔盐泵、超薄铜箔等产品的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创新研发、装配运行,为高质量检测保驾护航……近年来,兰州新区通过推进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创造发展新增长点。

  加快培育创新主力,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目前,兰州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26户、专精特新企业6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7家,甘肃博睿重装、兰泵等5家高新技术企业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位素实验室、农垦药物研究院等7家单位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今年4月,兰州雅本药物创制科技有限公司抗病毒药物中试项目在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投运。这是兰州新区出台《兰州新区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后的首个中试项目,是兰州新区率先打造集聚型专精特新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服务平台,成为全国精细化工科创成果落地转化和打造产业化示范样板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兰州新区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层次引领产业发展的决心和行动。

  通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年攻坚行动,兰州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结出累累硕果:截至目前,累计引进转化科技成果533项;与31名院士专家团队、20余家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科研项目12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小型化重离子治疗装置研制顺利推进;重离子超导磁体关键样机测试成功;北京大学黄春晖院士团队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实现量产,达产后单产品产值1.5亿元……

  行走在“产业发展带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上,兰州新区正在全力打造“科产融合”希望新城,构筑全省实体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以改革之力促开放增活力

  今年5月,兰州新区出台《实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能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规划中提到,兰州新区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地域特征和发展所需,持续完善对外开放平台,为外向型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已初步形成“一区(综合保税区)、两港(国际空港、国际陆港)、六大指定监管场地(种苗、肉类、冰鲜、水果、粮食、活体动物)和两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网购保税、跨境直邮)”立体化开放平台体系。通过“平台+通道+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深化综保区、空港、陆港“区港联动”一体化发展,逐步形成通道带动贸易、贸易集聚产业、产业反哺通道的口岸物流经济。近年已累计开通240余条国内国际地区城市运输航线、19条国际货运航线和通达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班列站点,培育了“中吉乌”公铁联运、塔吉克斯坦进口精金粉、加拿大进口粮食海铁联运等一批国际班列特色线路,获批兰州至拉合尔、加德满都第五航权,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等“国字”招牌相继批复,将为甘肃省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和持续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量提供有力支撑。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双循环”发展。兰州新区始终把扩大开放作为新区最大机遇,通过对外开放促进效率提升,畅通双重循环,实现要素更高效配置。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兰石装备公司签下海外钻机销售“大单”,广通电动城市公交车亮相德国,建投重工专用车出口巴基斯坦,大宏矿热炉销往哈萨克斯坦等国……

  今年上半年,兰州新区新增海关备案企业22家、外贸企业9家,新开辟国际包机航线2条,与圆通集团共建航空货运基地,执飞货运包机数量创历史新高,二手车出口打开西亚市场,进出口贸易额全省占比达15%,贸易便利化水平排名全省第一。

  以改革之力惠民生暖民心

  兰州新区坚持以改革实效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各位居民大家好,我是小区管理医生,我的联系电话是……”这是发布在兰州新区一所小区业主群里的一条消息,小区管理医生不仅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而且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工作职责,方便小区居民在有需要的时候联系。这是兰州新区构建医防融合健康闭环体系的一个案例,作为“全国医防融合试点城市”,兰州新区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使群众获得健康服务更“实在”、更有保障。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兰州新区不断加大教育文化、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等资源供给,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吸附能力;优化完善金融网点、商场超市、文体中心、公园绿地、医疗保健及其他各类便民服务点布局建设,让“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更加便利……这些,都是兰州新区常住人口从不足10万增长到71万的“留量”密码,是兰州新区在统筹推进民生领域改革中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不断释放的改革红利。

  兰州新区还全面推行“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治理模式,率先将智慧城市建设融入社会治理创新,创新综治中心“六中心合一”、受理信息“六线归集”、矛盾纠纷“四色管理”“四级化解”制度机制,构建起“一中心统筹、信息化赋能、多阵地联动”社会治安治理体系,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达到95%以上。建立“镇(中心社区)—村(社区)—村(居)民小组”三级网格化基层管理体系,城乡社区治理经验被民政部推广,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城市”。

  一项项改革举措,顺应民意、贴近民生;一个个改革成果,聚了人心、暖了民心。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征程上,兰州新区将持续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高举改革创新大旗,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提升,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努力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开路先锋、强省会行动的主力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级新区的排头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