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数字乡村”有点酷!

24-07-02 10:14 来源:新华网 编辑:沈文刚

  远程办理、智慧农业、直播带货……如今的乡村变得越来越“硬核”!手机成为了新农具,网络成为了新农资,直播成为了新农活。数字技术在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也正以多种形式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电商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指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建设具有广泛性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设施,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等。

  在政策的指引下,近年来,浙江、江苏、山东、福建等地,一批批的专业“淘宝村”纷纷涌现。在浙江丽水,通过一系列政策保障,以农村青年、大学毕业生为主要服务群体,以优质农特产品网上销售为工作重点的农村电子商务,这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丽水农村电商网店(企业)已超过1.9万家,从业人员超过5.3万人,全市20万粉丝以上、以乡村振兴为核心标识度的新农人账号已达150多个,其中年直播带货上亿元的账号就有10多个。实现网络零售额41.2亿元,带动1万多名村民就业,带动村镇增收1.5亿元。

  “2022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725.7亿元,同比增长22.8%,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5.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电商贡献巨大。”丽水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武拉平表示,在农村地区,直播电商发挥了五大功能,分别为赋能小农户走进大市场,帮助特色农产品对接大需求,助力传统农业获得现代技术,推动广大农民融入现代社会,助力全国各地不断推进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前两个月,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653.95亿元,同比增长10.59%,为扩内需稳增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带来强劲动力。

  智慧农业为乡村插上科技翅膀

  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耦合,各类数字化应用场景下的“新农具”不断“上新”,田间地头农机穿梭、无人机飞舞,全程机械化作业已成为日常,传统农业已加快向数字农业转型。

  在河南新乡市新乡县的麦田里,矗立着一根根“智慧合杆”,这些合杆上搭载了太阳能电池板、高清摄像头、大气传感器、土壤传感器等设备,它们通过大数据模型的计算,将气象信息、土壤墒情、肥力情况以及苗情等数据实时传输至“中原农谷数智大脑”。经过智能分析处理后,这些信息被精准地发送给农民,为他们提供了科学、高效的生产指导。

  而在苏州望亭镇,农村合作社则依托北斗导航技术,打造了一个全流程无人化农场。在这里,耕地、播种、施肥、收获等水稻生产的全过程都实现了智能化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实现了从“会种田”到“慧种田”的转变……

  随着网络等基础设施不断向乡村延伸,传统农业正加速向智慧农业转型。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已达27.6%,大田种植信息化率也达到了26.4%。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字化政务赋能乡村基层治理

  当今,乡村的数字化建设不仅为农村带来了生产上的便利和经济上的增长,同时也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在全国范围内,各地政府纷纷加大投入,加快乡村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以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农业生产、民生服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日前,四川省攀枝花市首个“数字乡村”平台在仁和区福田镇建成投入使用。平台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实现了镇村两级应急广播、重要路段监控、服务信息推送、数字党建、综合治理和惠民服务等智能化管理;在湖南省平江县安定镇,全镇共安装437个摄像头用户,通过镇、村(社区)平台可查看全镇所有道路出口、转角、交叉路口,视频存档7天回看,为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很大的便利。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能做的远不只这些。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呼和木独镇东红柳村接入乡村振兴数字服务平台后,为25名独居老人或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的老人配发了智能手环。通过手环,老人的心率、血压等信息可以随时传输到乡村振兴服务平台,村干部和老人的子女们可以随时查看到老人的健康状况,防止意外的发生。

  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不仅推动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更为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这一变化不仅促进了乡村的发展,更提升了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根网线联通城乡。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数字化发展在提升乡村居民生活品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实现城乡共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崭新动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