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甘味出陇原 味美溢三湘 ——甘肃特色农产品挺进湖南市场

24-05-30 08:48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沈文刚

  甘谷辣椒喜获丰收。

  文县纹党。

  瓜州枸杞。

  种植户地头直播带货民勤蜜瓜。

  甘南草原上的牦牛。

  静宁苹果。

  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共同塑造了绿色、有机、优质、安全的“甘味”特质。本版图片均由甘味品牌中心提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湘资沅澧入洞庭,江湖四海连水平。

  羌笛一曲丝绸路,胡马千年五彩琴。

  湖南与甘肃,四通八达的三湘之地与直达西域的陇上高原,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都是因“通”而起的兴商之地。两省南北相望,早有你来我往,如今更有湘商进陇、甘味入湘的合作机缘,从此“天堑变通途”,搭建起更加紧密的桥梁,孕育出更加丰富的商机,也缔结下更加深远厚重的情谊。

  高原孕“明珠” 地道育“甘味”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酷似一柄“玉如意”镶嵌在华夏版图之中。黄河、长江从这里盘横流出,黄土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脉在这里交错汇集。全省东西横跨16个经度,南北纵深10个纬度、跨越4个气候带,海拔落差5000米以上,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冰川雪水洁净、沃土草原绵延,这都使得甘肃成为发展生态优质农业的“天选”之地,也提供了尤为丰富的物产条件,“明珠”自此得名,“甘味”也源此地道。

  “甘味”,取名于甘肃之“甘”,取意于“甘”美之“味”,充分诠释了甘肃农产品的味道醇厚、货真价实。有中医典籍印证,甘味是百味之王,甜而不腻、久而弥香,具有补益、和中、缓急之作用,借此突出甘肃农产品具有延年益寿、补气养生之功效。另外,“甘”“干”同音谐意,代表甘肃农产品干物质积累多,营养价值高。甘肃以“厚道甘肃、地道甘味”为广告语,以七彩花瓣为“甘味”品牌标识,更是表达和树立了货出七彩丝路、源自淳朴农家、商品童叟无欺的品牌形象。

  自2018年“甘味”品牌创立以来,已连续三年位列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首,是中国品牌网评选出的消费者喜爱的100个品牌之一,特别是作为一个因脱贫攻坚而设、借乡村振兴而兴的品牌,已经成为全国产业振兴和商标建设的典型示范。目前,全省已形成以省级“甘味”公用品牌为统领、63个地方区域公用品牌、680家企业商标品牌为支撑的三级融合“甘味”品牌体系,“定西马铃薯”“静宁苹果”“岷县当归”“平凉红牛”“兰州百合”“陇西黄芪”“渭源白条党参”“民勤蜜瓜”8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精品品牌培育计划,入选数量居全国前5。随着品牌影响的不断扩大,产品体系的不断壮大,“甘味”已经做好走出甘肃、走向全国的准备。

  这些年,甘肃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核心区域,以“甘味”品牌展销中心为旗舰店,在全国大中型城市授权开设“甘味”品牌运营中心55家,搭建京东旗舰店、甘味甄选直播间和新华云商等各类线上平台、商城19家,出口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甘味”农产品深受各地消费者青睐。在此基础上,今年甘肃聚力再起航,全面启动“甘味”品牌出陇行动,以中部地区为重点,再次开启甘肃农产品组团外销的新征程,也寄希望以三湘大地为起点,打开“甘味”品牌从中部破局、呈多点开花、向全国铺开的崭新局面。

  以“绿”塑底色 涵“养”保健康

  绿色是“甘味”最鲜亮的底色,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共同塑造了绿色、有机、优质、安全的“甘味”特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以绿色为代表的“甘味”更加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这些年,甘肃着眼打造生态绿色农业,构建起了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为主导、众多地域品种为补充的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产业体系。2023年,全省牛存栏588万头、出栏258万头,全省牛肉产量占到肉类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牛肉生产供给基地。全省羊存栏2800万只、出栏2550万只,分别居全国第3位、第6位,实现了“羊”眉吐气。全省高原夏菜播种面积985万亩,产量2955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苹果、马铃薯、中药材更是实现了质与量的同步飞跃,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兰州百合,三年生、三年养、三年长,花姿雅致、色白肉嫩,是全国唯一的食用甜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安神、清热、利尿以及营养滋补的功效,对体弱体虚症者大有裨益。作为食材,百合可蒸可炸,既是一道单独菜品,也可以配伍其他食材。西芹炒百合、南瓜百合粥都是比较适合夏季消暑的美味佳肴,特别是对湖南、江西、广东有煲汤习惯的地区,更是一剂增味、润脾的上等辅料。

  陇南橄榄油,被誉为“液体黄金”和“植物油皇后”。只有当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河谷浅山的地质地貌、弱碱性黄壤土质“三大要素”聚集在一起时,才能造就橄榄油的良好品质,甘肃陇南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四大油橄榄生产基地之最。目前,栽植面积91.45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70%,鲜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种类和数量以及品质均居全国首位。在食用方面,油橄榄果有利咽、生津、解毒的作用;制成植物油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低密度胆固醇,调节脂肪代谢以及抗氧化,适合高温烹饪,为炒菜、煎炸、烘烤之佳品,亦可直接食用。以油橄榄制成的护肤、防晒、消毒等多种用品,独具特色、广受欢迎。

  天祝白牦牛,是青藏高原一个珍贵而特异的品种,主要产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分布于2000至5000米的海拔之间,以草原放牧养殖为主,喝洁净冰山雪水、吃纯天然无污染牧草,耐寒耐缺氧。其全身背毛纯白且密长丰厚,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足、肌纤维细腻、营养价值极高,特别是氨基酸和含铁量明显高于普通肉牛,是市场上少见的高档肉类。另外,白牦牛全身是宝,其毛为纺织品的极佳原料,其骨熬制的骨髓粉有补钙壮骨之效,其皮密致紧实、价格昂贵,其乳营养丰富、可制酥油、奶酪、曲拉等。

  静宁苹果,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自北纬35度,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个大形正、果面光洁、汁多质脆,且长期储存仍不失风味。经权威检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85%,可溶性糖9.98%,糖酸比平均36.59%,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果中佳品。先后获得上海林博会“名特优新奖”、中国(深圳)果蔬展览会“中华名果”称号、奥运果品推荐一等奖,以及在全国优质苹果评选活动中获得金奖。2023年,静宁苹果到达南极,成为首个登陆南极的苹果品牌。

  岷县当归、渭源党参、陇西黄芪,合称“甘味三宝”,是产于陇右大地、千年药乡的道地药材。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当归,“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党参,“治肺虚、气虚、气经两虚、气血双亏以及血虚萎黄,能益肺气”,功效与人参相似;黄芪,“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三者配伍,大补,常用于羊肉煲汤之佐料,分之食用,亦有保健之功效。目前,“甘味”除中药切片、饮片外,更开发了诸多药食同源、配套茶饮等新产品。

  绿色是农业的本色,更是“甘味”的底色。甘肃始终坚持品质至上,以绿色高质量为标准,全域推进绿色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抓点示范行动,建立“甘味”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评价体系、营养品质检测评价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追溯体系,完成静宁苹果等60个产品品质评价,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全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2290个。“甘味”向您承诺,所用的每个产品、每份原材料,都能确保绿色健康无污染,更能追溯源头、追溯流程,让每一次消费都能放心、舒心、安心。

  入“湘”有甘味 湘甘一家亲

  2019年11月,甘肃带着满满的诚意和厚重的“甘味”,来到三湘大地。在长沙举办的“2019一乡一品国际商品博览会”,甘肃的苹果、蔬菜、百合、红枣、小杂粮等7大类系列农产品甫一亮相,就赢得了湖南省70多家采购商垂青,进而拉开了两地开展“甘味”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的大幕。5年来,“甘味”入湘已累计完成贸易额5亿元。湖南消费者的喜爱和热衷,让勤劳淳朴的甘肃人民带着更丰富的“甘味”农产品,再次入“湘”。

  甘肃带来了500多种“甘味”产品,不仅有鲜嫩清甜的高原夏菜、肉质细腻的牛羊肉、营养价值高的橄榄油,还有火遍全网的天水麻辣烫、定西宽粉、兰州牛肉面,以及百合羹、三炮台、冬果梨膏等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另外,还有香甜缤纷、琳琅满目的瓜果桃杏,一定能让湖南消费者一饱口福、唇齿留香、流连忘返。甘肃还在长沙新设立了“甘味”农产品湖南运营中心,位于芙蓉区五一大道,将为湖南消费者长期提供优质的“甘味”产品和服务。

  今日湖南,是中部崛起的奋勇争先者,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主引擎,既传承了千年风韵,又拉开了未来序章。随着6月初甘肃省项目推介会在湖南长沙的举行,“甘味”入湘,湘甘携手,将开启崭新篇章。“甘味”农产品,凝结着醇厚、传承着道地、飘溢着香醇、寓意着甜美,更将为三湘群众奉上满满的诚意和厚重的“甘”礼。

  湘水亲,“甘味”情。湘甘一家亲,携手潇湘行,乘风共勉扶摇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