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老农“刚强兄弟”的丰厚人生

24-05-15 11:23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沈文刚

  原标题:山上种树 心底开花

  ——老农“刚强兄弟”的丰厚人生

  许志刚、许志强兄弟俩。

  “刚强兄弟”多年前种的树,如今已长得高大挺拔。

  如今,张川村许堡社的山上绿树成荫,生机勃勃。本版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志娟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志娟

  75岁的许志刚、许志强是一对双胞胎,人称“刚强兄弟”。家住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许堡社的老哥俩一辈子除了种地,还用50多年时间干了一件事:种树。

  可是,如果你问他们,总共种了多少树?他们会说不知道,因为“没数过,也数不清,别人说有三四百亩”。那有多少种呢?“不记得了。看见树苗就想办法买回家,有的好成活,有的不好成活。”那花了多少钱呢?还是不知道,反正是“有点钱就买树苗”。那树都种在哪里呢?这个答得上了:路畔畔、荒坡坡、山沟沟、崖边边,越种越远、越种越多……

  2023年5月上旬,“刚强兄弟”来兰州参加感动甘肃·陇人骄子发布活动。哥俩是第一次来省城,在城里住了约一周时间,回家时,除了来时随身带的一个小包,只多了一件行李:一秆嫩竹苗。竹苗一米多长,带着叶连着根,不好拿。可这根本不是问题。50多年了,一棵棵小树苗就是这样一点点带回家,在家乡的山坡上扎根生长。50多年了,小伙成了老汉,可那些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蔚然成林。

  “一辈子太爱树了!”

  起起伏伏的大山将张川村的6个社零零星星地隔开,有的在山这边,有的在山那边;有的在山上边,有的在山下边。即使是许堡社的100多户人家,也被一条大沟分作两半。沟的两边有坡有坎有悬崖,悬崖边上有“刚强兄弟”的家。

  下决心种树是1968年。那时村里主要种小麦、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他俩却想着种树,不能吃又不能喝,浪费两个壮劳力,家里人先是不支持。那时哥俩20岁,年轻,想法却坚决,“烧火没个柴、盖房没个椽、搭个猪圈都找不上几根细木头”。水土流失还很严重,当地属湿陷性黄土,一场雨就冲得沟沟洼洼,路上、院里刷出几个大坑……种树!就这么定了。

  先从房前屋后开始种,有啥苗种啥树,“那时候树苗没地方买,我们就想办法到处找”。家里养的鸡下了几个蛋,好不容易换了两三块钱,不知道要派多少用场,可倒好!让哥俩买了树苗。

  许志强家院里的几棵大树今已亭亭如盖,进门一条颇为壮观的林荫道,应是最初的劳动成果。如今,谁见了都啧啧赞叹,当年却是不容易。

  “买了树苗又种不活,屋里人抱怨得厉害。”可这打消不了哥俩要种树的念头,“人要有目标。有了目标,就得坚定。”

  为了心里的目标,他们想了很多招儿,“买回树苗偷着放到对方那儿,不让家里人知道。再就是不实话实说,往便宜里说。”70多岁的老人想起当年的“机智”,孩子一样笑了。后来,儿女们渐渐长大,不时孝敬老人一些钱,不买树苗还等啥?哥俩种树的劲头更足了。

  树苗得来不容易,种树也不容易。为了不耽搁地里农活,下雨天种、农闲了种。“一下雨,地里湿不能下地,正好种树,树还容易成活。”为了固住崖畔的黄土,哥俩腰里捆着绳子下到半山腰把树栽到崖壁上,“你说神奇不?种下就活了。现在树长大了,人从那儿经过,都说这树长得好。”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我们那儿不缺水,缺路。”想要种树,先得修条道。俩兄弟扛着锨抡着锹,年复一年终于修出路来,“路修好了,大家都有宽路走。”利用地形,还从崖顶往半山挖了一条一人高的通道,顶上砌了砖、地下踩得实,顺着旋转的阶梯就可以上下出入。心思之巧,令人叹为观止。

  育苗、锄草、松土……天天年年,笔直的腰杆渐渐弯下去。

  苦不苦?

  “不苦,心里高兴,这是劳动带来的。”

  杨树、侧柏、油松、黑松、罗汉松、五针松……树木种类越来越多,“从电视里看到有些地方四季常青,很好看,就想着让我们这儿也四季常青。”兄弟俩试着种一些南方树种:棕榈、芒果等,又种了十多种果树……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松,原本荒秃的山岭终于绿了。“我们一辈子太爱树了。几十年省吃俭用就干了这一件事,可看着满山都是树,到处都是绿,心里就高兴。”

  虽是双胞兄弟,哥俩性格大不相同。哥哥许志刚内向温和、弟弟许志强健谈倔强,但哥俩种树的心思却完全一致。

  许志刚说:“现在,我们这儿的小气候不一样了,空气湿润、庄稼肯长,人精神也好!”

  许志强说:“这世上就没有栽不活树的地方。我们从年轻时就有个长远想法,就是一直种。等我们种不动了,就儿子种、孙子种。”

  “刚强兄弟”种树的故事,被越来越多人知晓,哥俩也获得许多认可:全国绿色小康示范户、CCTV2016年度“三农”人物、“中国网事·感动2017”季度获奖人物、2022年全国“最美家乡人”、2022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等。

  “有好多游客从网上看到了都找过来,谁来了都说我们这儿好。”从荒山秃岭到被人称赞“世外桃源”,哥俩心里很自豪。

  “当时的想法都实现了,实现得还要更远更好。”

  除了种树,“刚强兄弟”还种花。

  当国色天香的牡丹、素雅清逸的丁香,大片大片出现在眼前时,没法不觉得惊艳。微风过耳、花香扑鼻、细雨后的泥土气息作底……顿时,就羡慕起老哥俩。

  许志刚站在一丛丛牡丹间,想剪下一些花朵送给来客。正是蓓蕾初绽时,花骨朵多得数也数不清,可徘徊在一眼望不到头的花田里,许志刚挑了很久。也许每一朵花在他眼里,都是有生命的,从枝头剪下,心中不忍。当75岁的老汉终于直起腰,手拿牡丹花走来时,鲜花与老汉,竟丝毫不违和。

  问当时咋想到种牡丹?许志强回答得干脆:“牡丹是个富贵花,好看!为的是美化环境嘛。”

  家乡要绿、生活要美。这就是“刚强兄弟”执着一生的梦想。

  最初种花,也是在房前屋后。牡丹、海棠、丁香、金银花……牡丹偎着海棠,丁香绕着牡丹,花开时,满院姹紫嫣红,实在是好看。院里种不下了,往院外种;院外种不下了,往田野里种。

  花卉除了观赏,还有药用和食用价值,这些老哥俩多少知道一些,但往后怎么发展,两人没有多想。许志强的儿子许亚龙倒是有些考虑,“老人打下这么好的基础,以后想着发展旅游。”

  许亚龙说:“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喜欢种树养花。父亲个性强,自己想好的就去干,谁也拦不住。”许志强接口道:“事实证明,我坚持的准没错。”

  许亚龙小时候,父亲对他说:“咱这儿穷,种树是咱们最好的出路。”可在许亚龙的记忆里,种树也太苦了。一下暴雨就塌方,水从山坡上冲下来就是一个大坑,好不容易填上了,水一冲又塌了。“人家说愚公搬了个山,我父亲倒是没搬山,尽看他填坑了。填上了,水冲走了,又填又冲,又冲又填……冬天下着雪,别人一家在炕上暖暖和和,我妈、我,还有我媳妇天天跟着父亲挖土填坑。”可许亚龙也承认,“父亲这种精神,我认同。”

  兄弟俩只读了一年书,识字不多,但不影响他们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与实践。许志刚会画画、会做根雕。“10多岁开始画,开始照着画,后来想着画。电视上看到了,一看就会画。”偶然得了一本《芥子园画谱》,如获至宝。几十年摩挲,纸张已经发黄绵软,仍是老人手不离卷的至爱。画上的字起初不认识,只是照样学样,后来向孙子孙女请教,再后来学会查书法字典……渐渐地,草书也能认能写了。他在堂屋里设了一张大大的画桌,每日临桌挥笔间,最是胸中畅意时。在他笔下,山川河流、树木花草、高士卧月、林下美人,无不气韵生动。家中另一间小屋是他的根雕室,四面里高高低低摆满了作品。树根千奇百怪的形状与脑中极为丰富的想象相结合,再加上一双灵巧双手,让一块块木头变得鲜活起来:飞禽走兽、神话人物、历史典故……老人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在天亮前的时间里,画画、根雕……能做许多事。几十年如此,说起来就两个字:喜欢。

  “花影忽生知月到,竹梢微响觉风来”,中堂字画上的诗句,曾是“刚强兄弟”心底也许说不明却十分向往的生活,这种美好生活就像一幅画,每一笔触、每丝色彩在他们脑中栩栩如生。他们用半个多世纪的光阴一点点描摹,终于将梦想变成现实。

  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弟弟许志强家中的字画同样无处不在,几间一木到顶的大屋里收藏了老人一生所爱,称它为一座民间博物馆也不为过,许志强女儿许佳梅画的牡丹也在其中。佳梅是一位普通农家妇女,读书不多却酷爱画画。今已中年的她在照料家庭的闲暇,不断地画牡丹:红的、黄的、绿的,大团大团的颜色折射着心中的五彩世界,“等孩子考上学了,想拜个师父好好学。”

  “人一定要有个爱好。”许志刚说。

  “人一定要有个坚强的思想。”许志强说。

  老人的言传身教,在儿孙身上化作一生爱好与实际行动。哥俩一辈子早起,在天亮前的三四个小时里,喝茶画画做根雕,养蜂养兔经管牲畜,天亮了就去种田种树。

  一年有四季、一生数十年,他们说“坚持,没有干不成的事。”是啊,即使人生劳苦,也可诗意生活。天地大化间的安然自在,是多少人一生追求的境界,“刚强兄弟”做到了,是为大智。

  大山最高处,“刚强兄弟”建了个亭子,设了个观景台。站在那里看着满山郁郁葱葱,赏心悦目。

  “30岁的时候我就想着,要有树有花,林间再修个亭子,人在里面走走、转转、歇歇,美得很!”许志强说,“有人说我不知道个高低,庄稼人种好粮食就行了,哪有那么多闲心思。可人的思想要远大呢!你看,我当时的想法都实现了,实现得还要更远更好。”

  “爷爷做事能坚持,是我们这些晚辈的榜样。”

  从兰州领奖回来,坐在自家炕上的两位老人,回归到最为安适的状态。

  先热情地招呼客人炕上坐了,又紧着让把褥子盖在腿上。老人眼里,炕上坐是最高礼遇。把客人安置妥了,哥俩才在各自最熟悉的炕角坐下。炕沿边,儿子在小火炉上煮着罐罐茶;厨房里,女儿在准备午饭……几盅茶下肚、又吃了几口老伴烙的饼,眼见老人的神态越来越松弛。少顷,饭端上来,是他们想念了一周的豆面条、再配上自家腌的小咸菜,油泼辣子老陈醋往里一拌……这日子实在是熨帖。

  在“刚强兄弟”心里,另一件很重要的任务是把子女教育好。他们一生辛劳却从不言苦,他们以自己看似朴素实则宝贵的价值观教育儿孙。

  ——人必须诚实,不要把钱看得太重,要把做人看得重。人有本事有头脑,钱会来的;要不然,钱也留不住。

  ——人要有是非观,错了就是错了,再好的关系也不能迁就。光说好听的,就把人害了。

  ——人要能吃苦,不要懒惰。不给国家添麻烦,要为国家作些自己的贡献。

  他们爱自然,他们会观察蜜蜂是怎样分毫不差地筑起巢、鸟儿是怎样哺育繁衍。他们爱土地,他们相信土地的修复能力,他们熟知每块土地怎样播种、怎样倒茬、怎样轮作,自家的田坚持多年不施化肥农药。

  53岁的许亚龙清楚地记得小时候上学,清早得先捡一筐粪送回家再跑去上课,“到学校衣服都湿透了。”他也清楚记得,“父亲要强,家里没粮也绝不伸手。为锻炼我能吃苦,碾场不用机器,让我和家里的马一起碾场。”

  和儿子一同碾场的马,在老人心里绝不只是一匹马,而是家里的重要一员。包产到户时,这匹马到了许志强家里,起初多病,他比喂娃娃还精心地伺候,马终于缓过来了。之后又经历许多挫折反复,这匹马帮助一家人度过最艰难的日子。让儿子和马一起碾场,固然是为了锻炼儿子,也是心疼怀着小马驹的马。“到现在,这匹马在我家已经有24个后代。”后来,马老了,有人出700块钱要买。家人给许志强做了一个月的工作,许志强坚持不卖,“舍不得”。眼看着马不行了,草也吃不下,头也抬不起,许志强的父亲说死到圈里以后别的牲口不好养,可许志强坚决不让抬出去。马死了,许志强用席子裹着埋了……村里人都说太隆重了,可许志强说:“这马是家里功臣,不能干卸磨杀驴的事。”许亚龙感慨:“我父亲种树养马的故事,比电影里演的还有说头。”

  老哥俩的一言一行,年复一年地影响着儿孙们。许志刚的孙女许丽萍说:“爷爷做事能坚持,是我们这些晚辈的榜样。”

  在这种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儿女同样受人尊敬,“我们的娃娃对人有礼貌,嫁出去的女娃娃能吃苦、家庭和睦,人都尊重。村上人说,人家娃娃就是不一样,我们也很自豪。”“刚强兄弟”的生日在腊月,那时临近春节,儿孙从四面八方回来了,几十口人聚在一起,非常热闹。这是一个西北大地上的普通农家,这是一个兴旺团结的中国家庭。

  村庄里,有一段战国秦长城经过。千百年来,有形的长城依然存在;千百年来,一些无形的精神在我们血脉里依然生生不息;诚实、勤劳、善良的基因,代代相传。

  长城脚下,绿色梦想。生活在黄土地上的“刚强兄弟”一生坚信:树一棵棵种下,它就给你一片片绿荫;花一丛丛栽下,它就给你万紫千红;种子一粒粒撒下,它就给你金灿灿的果实。好好地种树种花、好好地种粮种地、好好地养育儿女……这日子稳固、踏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