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田畴沃野尽欢歌

23-08-15 15:19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编辑:张慧雅

  原标题:田畴沃野尽欢歌

  ——会宁县奋力开创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通讯员 魏永刚

  仲夏时节,清风徐徐,绿意在广袤的会师大地渐次铺展。山林葱郁,祖厉奔流,田间地头一派生机勃勃。

  从会宁县城出发,沿着乡间道路肆意前行,川塬大地、风光无限。层层麦浪、果蔬飘香,与远处青山、绿水互相辉映,村庄、道路点缀其间,勾勒出一幅绝美的丰收画卷。

  近年来,会宁县坚持按照建基地、育主体、强保障、延链条的方式,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一幅特色产业鲜明、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治理向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会师大地上徐徐展开。

  产业兴:农业发展“底气足”

  整齐划一的羊舍,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醒目,今年62岁的土门村村民何俊仪,通过引进滩羊、山羊、杜泊等新品种,羊的出栏率从之前的二三十只,增加到一现在的一百只左右,收入大大增加。谈起以后的发展,他说下一步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实现由常规养殖向精品养殖迈进,同时为周边百姓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联系销售渠道,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这几年,会宁县深入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牛、羊、菜、果、薯、药”和小杂粮“6+1”全产业链快速成型,并先后出台“6+1”产业升级版奖补政策,把奖补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户。同时,坚持“外引”“内培”相结合,持续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发展增收产业。在补助奖励的同时,大力实施保障农业保险,切实“兜住”群众后顾之忧。

  如今,在会师大地上,一项项富民产业,构建起特色农业的四梁八柱;一批批带动力强的高质量项目,带动农业产业升级;一家家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一个个地域特色品牌,开辟了农特产品通往市场的绿色通道。

  农民富:群众增收“有奔头”

  走进四房吴镇大南村西瓜种植基地,一个个大棚整齐地排列着,大棚里,空气湿润、阳光充足,绿意盎然,西瓜长势十分喜人,一派丰收景象。

  来自大南村的村民李典伦在村里引导发展蔬菜大棚种植时,积极响应号召,不仅在家门口挣到了钱,还在大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到了种瓜技术,不到一年就挣了2万元,这让他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信心。

  李明旺则是会宁县甘沟驿镇五十铺村农民,他怀揣着一腔热情和抱负,回乡打拼创业,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办起了沙厂、空心砖厂,形成产业链条式发展,注册了明旺建材厂;养起了羊,办起了养殖公司,成了群众小康路上的“领头雁”。

  如今,劳务经济已成为会宁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半壁江山”,劳务输转已成为广大百姓投资少、见效快的富民产业,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强大动力。

  近年来,会宁县始终把建立稳定致富机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综合采取产业发展、务工就业、消费帮扶等多种措施,稳定增加群众收入。据了解,2022年度全县脱贫群众收入达到10007元、增长1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

  乡村美:安居幸福“颜值靓”

  走进会宁县大沟镇厍曲村,宽敞平坦的水泥道路干净整洁,整齐的新农村院落安静迷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人流如织,一幅宜居宜游的乡村画卷令人眼前一亮。

  在厍曲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80多岁的老人何兴华谈起村里的变化,老人竖起了大拇指说:“以前这里柴草、粪堆、垃圾堆杂乱不堪,环境很差,后来村上建成了文化广场,现在我每天都会到这里来活动活动,心情特别舒畅。”

  近几年,会宁县深入开展“一推进四提升”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美丽乡村。一座座村庄美丽蝶变,一片片沃野展现新姿,越来越立体的乡村图景,让群众的幸福感日益攀升。

  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强力节拍,会宁县将在新征程中再赶考、再发力,着力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在会师大地上,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山水田园乡村画卷定会更加绚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