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昔日“南泥湾” 今朝黄泥堡——从路的变迁说起

23-07-21 12:04 来源:甘肃乡村振兴网 编辑:张兰琴

  通讯员 杜诗祺    

  位于酒泉市肃州区黄泥堡裕固族乡的黄泥堡,曾经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过去黄泥堡道路的真实写照。这样的路不仅仅不方便出行,还代表着窘迫、贫穷以及通往外界的困难。

  黄泥堡村党支部书记钟生成写过一篇名叫《路》的文章,里面记录着他儿时记忆里面黄泥堡的路。

  “我小的时候,黄泥堡境内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只有马车和驴拉车行走的土路。道路大多坑洼不平,由于缺乏维护,车轮行走处被压出两条深深的车辙印,深度多在半米以上。雨后,雨水汇集在路槽中,明晃晃的像两条淌水的小渠。黄泥堡的土壤富含碱份,遇水后异常的黏,木轮的牛车和轻便的驴拉车轻易不会黏住,但负重的橡胶轮马车却经常会陷在其中。冬春季节,路槽被碾压过的细土填埋,一不小心踩入其中深可过膝,车辆犹如行走在水中。”

  “我的二哥订婚和看家的日子选择在麦黄后的八月的一天,可天公偏不作美,下起了雨。女方家的拖拉机被迫抛锚在了离家一公里远的地方便无法前行,亲戚们只有步行来我家。穿着簇新的男女齐膝盖以下全部沾满了泥水,十分狼狈,其中有两位因为碱泥粘住了脚而扯破了鞋口。相亲的队伍就像逃难的难民。后来女方家退婚了,谁愿把姑娘嫁给这样一个行路难的地方!”

  而与外界沟通的困难也不仅仅是“泥路”带来的困难,而是“没路”。

  “中渠河是横亘在黄泥堡人通往酒泉城的一道天险,河上没有桥,水大的时候等上七、八天也可能过不了河。进城的人得先打听清楚河水的大小,时有被河水冲走了车辆和货物的消息。人们也曾组织去搭桥,可很快会被洪水冲垮。中渠河让进城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和漫长。”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黄泥堡裕固族乡党委、政府以梦为舟、勠力同心,踏过风浪,不断争取省、市、区发展资金,从铺上砂石路到建成柏油路,离不开历届班子、同事的努力,也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从枯燥单调的路面硬化,到绿树成荫、塑胶跑道及民族特色路灯相伴而行的生态路。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到如今四通八达的公路,道路的发展见证了民族乡黄泥堡的变化。

  日渐完善的路网,引领着黄泥堡裕固族乡经济蓬勃发展。畅通的道路,连接了群众与建设者的心。

  乡村建设越来越美,也带来了更多商机,为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已见成效,美丽乡村路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人买起了小轿车,日子越过越有滋味,越来越有了奔头。

  夏日时节,越来越多的骑行爱好者选择了相约黄泥堡,其中道路平坦、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是吸引骑行爱好者的主要原因。

  道路变化只是黄泥堡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从没有到有,从泥泞到靓丽,一条路,见证着一个地方的发展。黄泥堡裕固族乡的路网越来越通达,黄泥堡人的出行也越来越便捷,一路风光,一路坦途,黄泥堡裕固族乡正以最好的模样走向未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