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变“三宝” 富了赤牛坬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孙海峰 王典
“所有的演员注意!6点钟还有一场~”随着一条通知的发出,不过几分钟百来位老陕北着装的演员牵着自家的老黄牛,扛上自家的旧梯子,背上背篓、包上头巾缓缓走向“舞台”……
这就是陕西省榆林市坑镇赤牛坬村原生态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的现场,在这场持续68分钟的节目中,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炫目的光影,原汁原味再现了陕北人民生生不息的耕作场景,专业到位的表演让人很难相信,他们全部都是地地道道的赤牛坬农民。
“表演团现在有130多人,都是50岁以上的农民,最大的91岁。”扮演“新郎”的高卫勤是赤牛坬村艺术团负责人说。
自2015年艺术团成立以来每年表演近300场,隔年他更是邀请74岁的老父亲入团参演,“我很喜欢演出,有钱赚还锻炼身体!”高卫勤父亲说。
有钱赚,这是赤牛坬村老人们成为“演员”的价值所在。近年来,赤牛坬村搭乘乡村振兴的东风,大做“旅游”文章,除了打造出国内首部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还充分挖掘“老物件”“老窑洞”“老农民”的文化潜力和价值,让“三老变三宝”,发动村民走村串户,收集黄土文化遗存物品,改造村里废弃的老窑洞,建起了展品达10万余件的陕北首家村办民俗博物馆和独具陕北浓郁特色的“窑洞布达拉宫”。
“赤牛坬村兴办了农家乐26家,货摊4家,游戏娱乐7家,其中脱贫户17户,每年农家乐户均收入在4万元以上,最高收入达8万多元。”赤牛坬村党支部书记高根强介绍,“演员”每场演出可获得25元的报酬,年均增收6000多元,景区还为村民创造后勤、环卫、临时用工等就业岗位32个,年人均工资1.5万元。
目前,赤牛坬村基本实现了一人一技、一家一业,逐步形成了以村民为主体、企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参与推动的新型产业格局,90%的农户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乡村旅游,户均收入比10年前增长了好几倍,真正让赤牛坬群众吃上了“旅游饭”,敲开了“致富门”。
相关新闻
- 2023-07-03华亭市神峪乡:幸福生活比“蜜”甜
- 2023-06-29兰州新区西岔镇马铃薯长势喜人
- 2023-06-27华亭市山寨乡:盛夏药飘香 田间致富忙
- 2023-06-26红旗村: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