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乡村振兴网 >> 三农人物

拳拳为民心 悠悠帮扶情——马进东驻村帮扶记事

22-12-23 09:58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狄东阳

  原标题:拳拳为民心 悠悠帮扶情 ——马进东驻村帮扶记事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初冬时节的礼县江口镇谢家村,群山连绵,流水潺潺,一幅美丽、静谧、祥和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一辆车驶入村口,村民们围拢过来,“马书记来了!”“我娘前日还念叨你哩”……省农业农村厅干部马进东边跟村民打招呼,边从车里取下衣物、书籍、日用品等,分发给村民。

  “长青,你爸的腿好些了吗?”“文学,孩子上学咋样?”“红彦,你准备从后山搬下来吧?”……马进东重返村里,依然脱口而出叫老乡的名字,记得他们各家事儿。

  马进东于2014年1月任礼县石桥镇王坪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村第一书记,2015年6月至2017年底任江口镇谢家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村第一书记。驻村四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帮助村民排忧解难。驻村结束后回原单位,他转战到产业包抓督导第一线,继续关爱群众、倾心为民。2017年他荣获全省帮扶工作先进个人“标兵奖”,曾经帮扶过的谢家村党支部于2021年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让小荷听到雨滴声

  马进东驻谢家村期间,经常入户走访。一次,他步行近10公里,来到后沟四组。一户人家有两个小孩,男孩偎在妈妈怀里,女孩安静无语。

  女孩先天有听力障碍,3岁了还不会说话,心脏也有点问题,由于出不起手术费放弃了治疗。

  这个叫小荷的女孩令马进东很揪心。他多次向礼县妇幼保健院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咨询,了解到贫困地区听障儿童可单侧免费16.5万元进行人工耳蜗植入,但手术费需要自付。在马进东反复劝说下,2017年4月,小荷的父母带她住进了兰大二院。

  “在我最困难、最发愁的时候,马书记帮我们交了两万元的手术费,还带了吃的用的,从小荷住院到出院再到后面耳蜗试机,马书记每天都到医院看我们。他对我们就像对自家人一样亲。”小荷的爸爸巩文学感慨道。

  兰大二院对小荷成功实施了双侧电子耳蜗植入手术后,马进东发起了“轻松筹”,在150多位爱心人士筹款帮助下,小荷来到兰州新区听障康复中心培训练习。小荷从默然凝视到咿呀学语,从机械单字到词语短句,从无声到欢笑,给家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马进东回兰后,2018年初秋的一天,巩文学打来电话求助:“叔,小荷发烧了,差点没醒过来。”经省人民医院诊断,是先天性心脏病。

  马进东赶到医院,向大夫讲述了小荷的电子耳蜗植入手术情况,仔细询问心脏手术方式,申请登记了农村大病医疗救助项目。他与医生多次协商,医院确定采取微创手术封闭动脉导管,并成功实施手术。

  小荷的听障培训结束后,回到礼县上了幼儿园,马进东接到巩文学打来的电话,电话里小荷的声音稚嫩清晰如同天籁:“爷爷,我要上学了!”那一刻,马进东眼泪涌出。

  如今,小荷戴着人工耳蜗在普通小学读书,今年还参加了“六一”表演,令马进东无比欣慰。

  马进东驻村期间,成了村里的“娃娃头”。学生傍晚放学后和双休日,都挤在他的办公室读书、借书。他还打印了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资料,对能够背诵和讲解故事的孩子,给予书包、卡通文具等奖励。孩子们则制作了卡片、折叠纸、蜡笔画等,上面写着“叔叔辛苦了”“谢谢”等感谢的话语。

  他从各处募集,为村里的中小学生捐赠了新书包和文具。联系企业家捐资4.6万元,帮助3个家庭的6位学子圆了大学梦。

  夯实基础发展产业

  王坪村在脱贫攻坚之前,能吃上方便干净的自来水,是村里人的梦想。马进东驻村时,了解到一组有眼山泉水,要靠人背、驴驮、摩托车运,二组从井里打水,三组近百户人家只有一口井。雨天山路泥泞,雪天冰冷湿滑,吃水很困难。

  村子地处铁笼山,紧邻西汉水,但守着河水缺水吃。一组因地势过高,水压低无法通水,修建二级增压泵站,势必造成水费过高。山下的二组和三组施工完毕、等待试压,但工程“卡”在一组。

  “绝不能让一户人家落下。”马进东带领村委班子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挨家挨户发动群众挖管道,请水务部门安装并设计储水池,技术工人实施埋压修筑工程,男女老少齐上阵,投工投劳铺设水管线网。

  通水当天,村民田丁午在自家院里拧开水龙头,看到哗啦啦的水流,情不自禁地说:“祖祖辈辈用水都是端、背、挑、驮,能吃上自来水,是几辈子不敢想的事。”

  马进东带领村委班子成员上山,召集村民代表召开自来水管理和使用大会,经过讨论,由全组每户每年轮流收费,每三四户联合轮流管理维护,建立维修台账,让每家都有责任、都有义务,大伙一致表示赞成并公示全组村民执行。村里由此开启村民大会集体商议、创新民主自治管理,促进了邻里团结、干群和谐。

  马进东驻谢家村及产业包抓以来,积极争取将谢家村列入退耕还林范围,先后栽植核桃苗1.8万株900多亩,栽植油松6万株300亩;推广“公司+农户”模式,保底收购订单苦荞;宣传农机技术,举办春耕机具演示会,引进小麦自走式割晒机作业,开帮扶村机收先河;鼓励村民陆续创办起农机、养蜂、养鸡合作社和磨油坊,募捐了各类机械设备,培育起致富带头人……

  后沟组村民有养殖土蜂的习惯,在马进东协调下,引进新式蜂箱,鼓励组长巩高生带头养殖。马进东驻村结束后,每年通过QQ、微信朋友圈帮助村民销售蜂蜜。“最近帮我们销售了200多斤土蜂蜜,今年的差不多都卖完了,五保户马有德收入3000多元,我家收入近8000元。”巩高生说。

  村民谢贵娃家里的核桃树生了锈病,马进东牵线搭桥,给他送去病虫防治专业书籍,联系专家为其治疗风湿病;村民谢天义种植2亩山茱萸丰收了,但无人收购,马进东联系几家药材公司,陇西县一家收购商终于答应收购。

  一桩桩、一件件别人眼里的零碎小事,马进东看作村民对他的信任,能为他们做点事挺好。

  做村民的贴心人

  谢家村村民喜欢吼秦腔,爱好者组成的秦腔班子,在原村委会的旧值班室里,围着小火炉拉着二胡,唱着秦腔段子。

  看着狭窄的房子、破旧的唱戏行头,马进东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与村干部商量,晚上让秦腔班子到新建的村委会二楼会议室来唱,宽敞又明亮。活动结束后,马进东打扫会议室、收拾灯光设备,目送村民们说笑着回家。

  为了让秦腔班子不再“打游击”,马进东与村班子商议,腾出旧会议室,设立村文化室。他从兰州购买了LED吸顶灯和投光灯,从县里争取来太阳能路灯,从县文化局争取来二胡、话筒、音箱等,自费1200元购置了秦腔演奏所需的抱鼓、干鼓和牙子等,并把旁边一间仓库腾出来,鼓励残疾小伙办起农村淘宝店,把村级文化和电商联结起来。

  傍晚闲暇时,村委会及楼前广场灯火通明,大红灯笼与淘宝店闪烁的霓虹灯交相辉映。秦腔班子的表演,吸引了村民们前来听戏,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

  2022年夏,谢家村草山、后沟两个组因地处地震断裂带,被纳入陇南市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范围,但乡村干部入户动员村民搬迁时,无一户同意签字。马进东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与刚刚当选的新任村支书谢龙彦联系,于9月初专程到村里帮助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马进东与村民们聊当地自然环境,讲退耕还林,讲生活上就医难上学难儿孙不愿意回村,讲交通上离村10公里要翻两座山,讲住房上拥挤且坡陡有危险,等等,动员村民们从长远谋福祉,并在多方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的政策支持下,所有群众签字同意搬迁。9月中旬,安置小区动工开建。

  76岁的村民李根原请马进东到屋里坐,喝罐罐茶,与他唠家常;75岁的村民王水花,掏出几颗鸡蛋硬要往他的手里塞;孩子们送来折纸小篮子、小手工……

  马进东深感,要做村民信得过的人,做村民的贴心人。虽然驻村后回兰,但他的心还在村里,还与乡亲们在一起。

  (注:文中小荷为化名)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