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乡村振兴网 >> 乡村产业

定西市渭源县:用好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22-12-20 10:01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狄东阳

  “咱们这儿附加值比较高的药材品种尤其是淫羊藿,野生资源越来越少,药也就越贵,我就想着把这个淫羊藿种苗繁育成功。”渭源县会川镇南沟村的“土专家”孙有良将想法付诸行动,于2010年试验建立中药材新品种引进及野生品种驯化基地,目前已成为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保存、科学研究、繁育示范、技术推广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示范基地。

  今年,渭源县投入1000万元建设1397.83平方米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为全县中药材产业种植建起了“中央厨房”。

  同时,在中国白条党参核心产区新寨镇黎家湾村等9个乡镇10个村投资建设大宗地产中药材趁鲜切加工车间,对接县内规上企业做技术指导并帮助深加工和外销,有效提升道地药材加工效益,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

  渭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这两年,渭源县以建设‘全国道地中药材药源基地’和‘全国精致饮片加工基地’为目标,按照‘南归北参川芪’的区域布局和‘一带两极三中心四片区’的产业格局,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和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优势,全面打造中药材产业集群。”

  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7万亩,年产干药8万吨,中药材加工企业73家,中医药的加工链产值达到了10亿元。

  围绕药、薯、畜、游构建“四群八链”现代产业体系,渭源全县以“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高端走”闭环发展的产业链模式,创新驱动,龙头引领,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促进全县中药材、马铃薯产业向标准化、园区化、工业化、品牌化转型升级。

  五竹马铃薯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吸纳12名长期务工群众,年均稳定增收5万元。在各个育种基地上的70多名季节工每人年均也有1.5万元的务工收入。农民种植积极性提高了,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全县瓶苗培育6.1亿株,原原种7亿粒,种薯总面积达到53万亩。当地加工生产的马铃薯酸辣粉、定西宽粉深受市场欢迎。

  在全力打造文旅产业集群中,渭源县加快实施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促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旅游要素业态生成。目前,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运营管理,建成侯家寺村南谷玫瑰园、莲峰一米花卉基地,在12个乡镇栽植万寿菊36500亩,着力打造“万亩花海”,形成观光片带,不仅提升了美丽乡村颜值,更为当地群众持续增收带来“真金白银”。

  “四月中旬,园内生产的第一茬10万枝鲜切玫瑰一上市就销售一空,收入达13万元。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可达80万元。”南谷玫瑰园区负责人王世民介绍。

  同时,渭源县构建以渭河流域为主的川沿区高原夏菜经济带,以秦祁河流域为主的畜草产业经济带,以漫坝河流域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经济带,打造“三川三河”经济片带,安排衔接资金4.35 亿元用于产业发展,建设4大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实现以工带农、以工兴农。对2671户“三类户”落实到户奖补资金4002万元,脱贫人口人均从产业中获得收入4013元。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