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乡村振兴网 >> 张掖市

山丹:做足“牛”文章 壮大“牛”产业

22-12-02 10:07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编辑:张慧雅

  原标题:山丹:做足“牛”文章 壮大“牛”产业

  通讯员 王国静

  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素有“走廊蜂腰”“甘凉咽喉”之称,有广袤的山地草场资源,适宜发展肉牛等草食性牲畜产业。近年来,该县以肉牛产业园为载体,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肉牛养殖基地、肉牛集散中心、优质牧草种植加工基地,持续推动全县肉牛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从田间地头的“耕地牛”,到标准化养殖场的“致富牛”“小康牛”,山丹县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将肉牛产业作为特色产业来培育,持之以恒扩规模、抓龙头、建链条、创品牌,提高肉牛产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县肉牛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3.49万头、0.6万头,同比增长4.5%和9.32%。

  走进山丹县焉支富民千头肉牛繁育基地,一排排现代化钢架结构牛舍排列整齐,膘肥体壮的肉牛正吃着营养师精心调配的“营养餐”。“在政府的扶持下,我们创办了养牛场,收入逐年增加,还是很有奔头的。”养殖场负责人曹模说,经过3年多的发展,肉牛的养殖规模已经发展到现在的1600多头,辐射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养牛致富。

山丹县新启家庭农场肉牛繁育基地,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儿欢快地吃着草料。(资料图)

  适宜的环境、优质的牧草,是山丹县发展肉牛养殖业的天然优势。山丹县制定《山丹县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4年)》,出台《关于加快山丹县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夯基建标、扩量增质、扩链增效、扩市增收”的发展思路,聚焦肉牛育肥、饲草加工、屠宰分割、冷冻存储、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链条,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目前,累计培育牛羊屠宰加工企业1个、省级种畜场1个、养殖专业合作社44户,建成繁育改良站5个,肉牛改良率达到80%以上,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过去,养殖户往往采取‘单打独斗’的养牛方式,在自家圈养肉牛。家里拴牛的绳,也‘拴’住了村民致富的步伐,不少村民需要为饲养的肉牛操心费力,无法腾出手来去创收。”山丹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永贤说。

  为此,山丹县积极拓展思路,创新方法,突出发展以协会、合作社、联合体为主要形式的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政府搭台、合作社牵线、企业唱戏、农民受益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同时,鼓励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定向收购、订单收购等形式,建立购销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增强牛产业经济发展后劲。

山丹县焉支富民千头牦牛繁育基地,饲养员正在给肉牛添加饲料。(资料图)

  “吃了青贮饲料,牛长膘特别快,出栏也能卖个好价钱。”清泉镇北滩村村民吴永维说,青贮饲料不仅能节约养殖成本,还能提高牛肉的品质。山丹县积极争取国家“粮改饲”、畜禽粪污整县推进、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统筹牧草产业协同发展,扶持天泽农牧、润牧饲草等企业,种植优质饲草35.3万亩,为全县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养料”。

  开办畜禽养殖技术培训班,聘请技术专家、本土人才提供技术服务……该县组建乡村振兴专业服务团,推广和应用饲养管理、疫病防治、肉牛安全生产、环保等技术,切实提高农户肉牛养殖科学化水平。

山丹县清泉镇北滩村青贮玉米地。(资料图)

  销路也越拓越宽。在山丹县圣意兴牛羊肉经销部,工作人员正在对牛肉进行称重、装袋、封口等流水作业。“牛羊肉销售旺季平均每天有100多斤检疫检验合格的牦牛肉通过网络微信下单的方式发往全国各地,客户收到货后反馈都特别好。”圣意兴牛羊肉经销部负责人曹伟说,自己在焉支山养殖牦牛十几年了,以前都是整牛售卖,经济收益不高,最近这几年在城区开店销售牦牛肉,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模式,成功打通牦牛肉供应链,逐步带领身边搞养殖的农户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也让更多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吃到了高品质牛肉。

  拓新局,谱新篇。山丹正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做足“牛文章”,壮大“牛产业”,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发展牛产业的路子上,奔向致富“牛”日子。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