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乡村振兴网 >> 看见乡村

秦州畜牧业:撑起致富“半边天”

22-10-27 16:07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编辑:张慧雅

  原标题:秦州畜牧业:撑起致富“半边天”

唐人神项目签约仪式。(资料图)

猪舍漂亮猪仔肥。

精心喂养,仔细消毒。

土鸡蛋成了致富“金蛋蛋”。

润联养殖场外貌。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郭彦英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致富一方人!

  红烧肉、烤羊腿、清炖母鸡汤……十年前,这些“硬菜”是待客奢侈品,十年后,变成了群众餐桌上的家常便饭;十年前,人畜混杂,十年后,一座座高大上的养殖场拔地而起;十年前,养殖场周围臭气熏天,十年后,场院干净,“污染源”变成“营养源”,“单打独斗”养殖成了“抱团取暖”的规模化养殖。

  十年来,秦州区畜牧业发展高歌猛进,为群众致富撑起了“半边天”!

  十年来,秦州区畜牧业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实现了由最初的家庭小打小闹粗放养殖到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养殖的华丽转身。

  十年来,在秦州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秦州区畜牧中心领导班子及全体干部扎根一线贴心服务,知难而上,勇毅奋进,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全区畜牧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能力不断增强。

  唐人神集团是农业部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上市企业,是我国生猪全产业链“领跑者”,位列全国饲料、肉类行业十强。该公司生产的美神种猪、骆驼牌饲料、唐人神牌肉制品均为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2018年4月,秦州区在湖南株洲与唐人神集团签订了《天水核心原种场建设项目投资协议书》,并积极启动实施秦州区50万头绿色健康养殖项目。该项目是区委、区政府深入实施畜牧产业扩链增效工程的重大举措,也是支撑带动全区畜牧、果品、蔬菜和中药材四大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项目分为甘肃美神3600头核心原种猪场项目、天水君高复本5400头父母代种猪繁育场项目、甘肃美神柏沟4800头母猪扩繁场项目、唐人神“3+”模式育肥场项目等四个子项目。唐人神核心原种场已于2021年4月份投产运营,主要建设公猪站、母猪舍、待转舍、测定舍、保育舍、育肥舍等12栋圈舍,配套建设现代化洗消中心、综合办公大楼,为全市200万生猪健康养殖提供良种和技术支撑,达到存栏核心原种母猪2万头,配种公猪450头,每年提供良种母猪苗28800头、种公猪苗7200头的能力;投资1.1亿的君高复本5400头父母代繁育猪场续建项目分三期已完成建设投产,建设年存栏基础母猪5400头,配种公猪150头的现代化、全自动、智能化三位一体防疫消毒设施健全的高标准父母代种猪繁育场。大型现代化养殖企业的入驻,带动汪川、小天水乃至周边镇群众流转土地、种植饲料、务工挣钱。

  东方刚刚破晓,王彦明就和工人一道忙碌起了自己的“猪宝宝”,看着悠闲的小猪仔,王彦明回忆起了他创业的不易。2018年,皂郊镇杨家沟一处存栏800头的养猪场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打拼,这家名为春满园的养殖场真的变成了“春色满园”。截至目前,存栏量已达到了3000多头,辐射带动了周边40多家小型养殖场健康发展,8名群众长期务工。王彦明说,几年来,秦州区畜牧服务中心从药品、技术、品种改良、项目支持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帮助。经过品种改良,他家的猪肉质纯香,瘦肉多,实现了来自家门口的味道,受到了客商的青睐,其原因是自制饲料,打造自己的品牌。

  生猪产业作为秦州区的优势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至2022上半年,全区生猪饲养量已突破20万头。自2016年以来每年投入奖补资金200万元,近两年,争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资金1785万元,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养殖方式,优化养殖结构,集中资金重点投入,打造亮点,突出特色,充分发挥补奖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累计扶持补贴生猪养殖企业及养殖专业合作社68家,建成各类标准化养殖场189个,其中养猪场46个,区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10个,其中养猪企业4个,生猪饲养量25.6万头。君高复本投资1.1亿元建设的5400头父母代生猪繁育场、润联牧业现代农业果畜循环万头育肥猪场、春满园500头母猪繁育场等一大批养猪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采取寄养、托养、联养等形式,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作用,促成唐人神集团在全区推广“3+”模式(即新建3栋标准化育肥舍,由唐人神集团出资租赁,每批饲养育肥猪3000头,年出栏6000头,保证农户收益率30%以上),扩大生猪饲养量,做大做强生猪产业。

  种养循环是养殖与绿色环保形成“齐步走”的必由之路。秋色染红了广袤的大地,秋雨滋润着丰收美景!站地皂郊镇西坡梁,放眼望去,一边是挂满红彤彤苹果的成片果园,一边是润联牧业有限公司现代化规模的养殖场。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金500万元,集苹果种植、牲畜养殖、有机肥生产加工、农产品贮藏销售、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于一体,属新型农业综合产业公司。自该公司成立以来,累计流转周边徐家店、塔子山村等6个自然村300余户农户土地2000余亩。逐步形成了皂郊镇西坡梁2000余亩有机花牛苹果种植,年出栏1万多头生猪养殖基地,年产2万吨生物有机肥及3万吨水溶有机肥生产线两条,现正建设1000头自繁自育母猪场主体工程已完工,约年产仔猪3万头,投资910万元建设2000立方厌氧沼气发酵一座,通过“CSTR厌氧发酵”技术,对粪污集中收集、集中处理,经过发酵处理还田资源利用,打造西坡梁循环产业。对水、土壤等细节进行严格的控制,杜绝有害的农药、化肥等违禁物质使用。已经连续在5年被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颁发“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获得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证书。

  秦州区结合特产花牛苹果、大樱桃种植,把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地结合发展,在养畜、污水处理、粪便收集、加工有机肥料、种植业使用有机肥料等方面形成专业的力量,实现区域的种养平衡,基本达到养殖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目标。到2022年,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10个,累计建成润联牧业、罗成、丰缘、春满园、金丰佳业、新赛等果畜循环、草畜循环示范点15个。皂郊镇丰缘、润联现代农业果畜循环经济有机肥加工厂、牡丹镇宏兴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机肥加工3个亮点示范带动效果初显,形成了“饲草种植—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果蔬种植”的良性产业链。

  十年来,秦州区畜牧业发展走过了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良性发展。

  从过去提着篮子数鸡蛋卖到现在的食品企业订制;从过去的称斤卖到现在的整车运输;金安国将自己的养殖路绘制成了传奇,实现了绚丽多彩的梦想。

  金发家禽养殖有限公司的金安国很好的诠释了坚持就是胜利的真谛。23年前,他为了给妻子找个活干,从集市上买了50只鸡喂养。从此,妻子就走上了提个篮子卖鸡蛋的路,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增进,金安国没有停脚步,而是不断进取。200只、800只、1000只到现在的存栏11万只,金安国“乌鸡变凤凰”,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能手”。他的公司也在不断壮大,已是一家集蛋鸡饲养、饲料加工、蛋品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经营联合体,现有会员30人,也是秦州区无公害生产基地示范企业。

  深秋,娘娘南镇内层林尽染,小南峪炬晟蟹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蟹池里,微风吹过,水面上泛起了小小的涟漪。蟹主人王维维端上了一盘香喷喷的大闸蟹招待客人,看着一个个黄黄的蟹黄,食客董阳竖起了大拇指。“这里的蟹黄酥松醇香,肉质细嫩鲜滑,是他品尝过的所有大闸蟹中的‘上品’。”从事餐饮业多年的董先生一边享受美食,一边连连夸赞。

  秦州区炬晟蟹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有社员52人,流转土地130亩,建成养殖池塘8个,养殖水面70多亩,是一家集大闸蟹、小龙虾生态养殖、加工销售以及花木种植等多元化生态养殖合作社。2018年,在一期建设生产的基础上,第二期投资50万元,流转土地30亩,扩建养殖池塘3个、水面15亩,全场投放蟹苗15万只。养蟹之初,就以创建品牌为主,设计制作了自己的商品包装箱,线上线下销售,目前已示范带动当地特色水产养殖60亩,投放河蟹20万只,小龙虾5多万只,打破了秦州区多年来独特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春播、夏耘、秋收、冬藏。春季,秦州区田野,生机勃发,平坦的梯田里,条条“白丝带”如弦,弹奏着富民曲;夏天,绿油油的玉米苗茁壮成长,孕育着希望;秋收,金灿灿的玉米挂满农家小院,玉米秸被一车车的运往养殖场;冬天,各养殖企业饲料储存处,绿色的玉米秸经过处理堆积如山。

  十年来,秦州区不断加快“粮改饲”进程加快。支持以全株玉米为主兼顾其他优质饲草种植,鼓励流转土地养殖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等从事青贮饲料专业种植。积极推广适合本地的牧草品种种植和青贮加工,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推广,全区青贮质量显著提升。2022年秦州区争取省上粮改饲项目种植任务2万亩,进一步了扩大饲料玉米种植面积。同时,争取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0万元,用于采购饲用玉米种子2万公斤,重点扶持牛羊养殖企业开展粮改饲种植,保障饲草料均衡供给,有力助推全区牛、羊产业发展。

  蓝图已绘制,扬帆再出发!看着各大养殖企业猪肥牛壮,羊欢鸡鸣。秦州区畜牧服务中心的主任邵小强由衷地笑了。他告诉记者,随着近年来秦州区畜牧产业化发展,规模养殖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下一步,秦州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鼓足干劲、理清思路,走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专业化养殖路子,全力支持全区养殖业更上一层楼,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