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乡村振兴网 >> 招商引资

天祝“农牧互补”助推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22-10-25 17:05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慧雅

  原标题:天祝“农牧互补”助推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金奉乾 通讯员 张新华 刘剑

  深秋时节,地处祁连山腹地的天祝县旦马乡天高气爽、草木渐黄。

  见到康路村村民刘斌文时,他正和妻子给新引进的三只良种公羊喂草、添水。

  “我养羊已经几十年了,发现近些年羊肉品质退化,肉质下降。今年,政府给我们帮扶了天华美利奴种羊,我想通过杂交提高羊的肉质和毛质,增加经济收入。”刘斌文说。

  刘斌文所说的天华美利奴种羊,是天祝县从2009年开始培育,由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适应高寒牧区放牧和半放牧半舍饲的肉用细毛羊新品种。

  天祝县农业农村局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开辉介绍,天华美利奴肉羊具有生长发育快、体格大、肉质好等诸多优势,育种群母羊可实现两年3产,每100只母羊每年可多产80多只羔羊,年度只均效益可提高200元,基础母羊每只生产效益能增加900元以上。

  近年来,天祝县按照武威市发展“8+N”优势主导产业、打造“三沿”特色产业带要求,聚焦聚力在品种改良上下功夫、在农牧互补上做文章,着力推动羊产业扩量提质增效。

  在天祝县打柴沟镇多隆村村民祁学福的养殖小区,大棚里进食的绵羊个个膘肥体壮。“我现在养了900多只天华美利奴肉羊,比起以前的高山细毛羊,这个品种的羊肉多、毛好、体质也好,收入比以前高多了,一年下来纯收入20多万元。”祁学福高兴地说。

  作为天华美利奴肉羊品种繁育示范村之一,多隆村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天华美利奴肉羊培育项目中来,全村羊产业年实现经济效益566万余元,较项目实施前增加106万元,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在天华美利奴肉羊品种繁育过程中,天祝县种畜繁育研究院通过与兰州大学李发弟专家团队开展科技研发合作,积极推行优质种羊“集中繁育+分散推广”模式,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县种畜繁育研究院+绵羊人工授精站+养殖场户”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先后繁育优质种羊500多只,完成绵羊改良60万只,直接增效1.5亿元。

  农牧民群众主动养殖,农业农村部门持续推广,科研团队提供技术支持,让天华美利奴肉羊种群规模日益壮大。截至目前,天祝县天华美利奴肉羊育种工作已整体推进到4世代,累计选育新品种群体35万只以上,核心育种群达到6.2万只。全县共组建天华美利奴肉羊扩繁推广群125群,引调天华美利奴肉羊种公羊300多只,扩繁推广群饲养量达到4.9万只,基础母羊有2.8万只。

  随着肉羊新品种培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如何确保饲草和养殖之间实现供需平衡,成为发展壮大天华美利奴肉羊种群规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天祝县松山镇是全县藜麦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也是肉羊养殖大镇。每年10月下旬,10余万亩藜麦迎来丰收,收割后成片的藜麦秸秆无人问津,此时又正值养殖户饲草料短缺、牲畜“冬乏掉膘”的困难期。为此,天祝县及时引进藜麦秸秆回收机,实现了秸秆利用和饲草补充“双赢”。

  “我们推广的秸秆回收机,具有吸入量大、捡拾干净、破碎除尘效果好、便于堆放运输等优点,收集的秸秆可直接用于饲养牲畜。”天祝县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站长托有德说。

  天祝县是甘肃省燕麦草三大主产区之一,每年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可收获优质燕麦草干草6.7万吨左右。旦马乡地域面积广阔,草场资源丰富,畜牧业优势明显。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天华美利奴肉羊养殖业,旦马乡将坡度大的山旱地充分利用起来种植燕麦草,并积极推广燕麦草机械套袋青贮技术,让养殖户就近就地获取优质饲草料。

  旦马乡横路村村民杨春林说:“今年我们村的燕麦草已全部加工成了青贮饲料,青贮草不仅营养价值高,还节省了一笔购买饲草的费用。”

  今年以来,天祝县因势利导,坚持走草畜结合、农牧互补、循环发展路子,科学规划草畜产业发展新布局,在此基础上,强化科技引领,推广舍饲育肥,不断扩大“牧区繁育、农区育肥”效应,持续推进牛羊品种改良和扩繁提升,用心打造畜牧产业“芯片”,全力推动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今后,天祝县将持续深入推进‘农牧互补’,加快推动高原肉羊产业链式发展、生态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努力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分享到更多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红利’。”天祝县委主要负责人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