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乡村振兴网 >> 一村一品

华池:食用菌点亮乡村振兴路

22-09-05 17:27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编辑:张慧雅

  原标题:华池:食用菌点亮乡村振兴路

  通讯员 谷羿

  初秋季节,走进华池县城壕镇余家砭村的现代农业菌光互补产业园种植基地,一阵淡淡的木耳清香扑鼻而来,菌棒上长满了朵朵成熟的木耳,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晾晒,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早上6点到基地采摘木耳,摘到12点就结束了,一天能挣120元,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华池县城壕镇余家砭村村民李文娜说。她的丈夫在外打工,家中还有两个老人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今年三月份开始,李文娜和其他村民就开始在产业园务工,家门口的工作让她既能照顾家庭,又多了份收入。

  华池县现代农业菌光互补产业园采用“科技+农业”新型致富模式,采用光伏板替代大棚遮阳网,在产生发电效益的同时,既为菌菇生长创造了适宜环境,又较好解决了光伏发电与农业争地的矛盾,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赢。

  产业园还引进两当黄波菌业,注册成立了庆阳双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半年多的努力,产业园黑木耳成品菌棒已生产460万棒,流转的四百多亩地已全部栽好菌棒,有利的气候环境使得木耳长势非常好,今年预计实现产值达到3000万元左右。”产业园负责人介绍道。

  产业园发展的同时,还带动城壕镇周边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劳务协作、保底分红等方式参与到食用菌产业中,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的快车道。“下一步我们计划再流转150亩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建立菌种实验室,研制赤松茸、羊肚菌、榆黄蘑等8个新品种,并对生产车间和养菌棚进行提质改造,把木耳产业做大做强。”城壕镇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王星亮说。

  在华池,不仅城壕镇的黑木耳产业出了名,华池县山庄乡也把一朵小香菇做成了大产业。

  走进津华绿源食用菌产业园,香菇育菌棚里朵朵香菇饱满鲜香,长势喜人。据了解,香菇菌棒的主要生产基料是玉米秸秆,能环保又增效,生产鲜菇后的底料还可以作为有机肥直接还田。

  华池县山庄乡尚湾村村民郭生瑞是玉米种植大户,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两年玉米秸秆也能变废为宝。郭生瑞说:“我种了200多亩玉米,以前玉米秸秆回收处理让人特别头疼。去年,香菇基地开始回收玉米秸秆,每吨600到700块钱,给我们玉米种植户带来了不小的效益。”

  华池县津华绿源食用菌香菇科技园占地面积320.07亩,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依托县内丰富的玉米秸秆和牛羊粪污等资源优势,大力推行“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产业模式,带动山庄乡4个村234户800人从事食用菌产业,打造园区集产业、观光、旅游、研发、展销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自从我们村引进了食用菌产业以来,不仅村集体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去年在园区和合作社务工有500多人次,今年达到了800多人次,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我们村子也发展得越来越好了。”华池县山庄乡尚湾村村党支部书记丁忠原说。

  如今,华池县的食用菌正乘着东西部协作东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培育特色产品,香菇、木耳不仅远销天津、河南、陕西,还走出国门,出口日本、加拿大。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促进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更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